6月6日,“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盛大启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品牌营销领域负责人黄永强,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等嘉宾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王侠表示,内卷是变革不可避免的阵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杀手。兼并整合是内卷的必然结果,也是治理内卷的重要手段。
在王侠看来,适度的降价、有序地竞争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也是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但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狂飙势必挤压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长远来看,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王侠特别强调,千万不要把内卷的风气带到海外去。国际市场环境对低质低价、短期行为的包容度更低,如果从“内卷”发展成“外卷”,将会把宝贵的增量市场搅浑为红海市场,百害无一利。
朱华荣认为,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取得了一定领先优势。同时,中国汽车市场也面临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第一,品牌数量多,目前中国乘用车品牌多达70个,加上其他品牌有100多个,每个月新品数不胜数,这造成了用户的选择困难;第二,价格混乱,这一趋势大有从中国市场蔓延到海外的势头,对中国品牌伤害极大;三,部分品牌夸大宣传,给消费者造成误导;第四,不以汽车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资本和资源涉足其中,增加了汽车产业竞争的复杂性。
朱华荣认为,各大企业要以身作则,共同努力,未来1~2年,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回归到理性竞争,回归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朱华荣明确提出,长安汽车坚决反对无道德底线、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他承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长安旗下长安品牌、深蓝品牌、阿维塔品牌都会坚守底线和原则,坚定不移地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和长期可持续的服务,绝不以损害用户利益的方式参与竞争。
朱华荣还发表了其对智能辅助驾驶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智能驾驶发展需要守住初心,让用户更安全、更轻松、更舒适。针对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话题,朱华荣认为,中国品牌要继续向世界一流车企学习。当前仍然是中国品牌发展国际化的最佳时机,中国车企必须坚持长期主义、本地主义,加强构建ESG,加强与全球产业链的伙伴合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最终实现全球化的高质量共赢发展。
智能化、电动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汽车产业格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安全永远是不变的主题之一。张兴海认为,安全是驱动汽车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张兴海提出,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智能电动汽车在安全上实现了从有形到无形,从单点防护到系统防护,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再到智慧决策的三个维度,安全边界从可见的物理单点防护上升至无形的智能系统守护。与此同时,智能化、电动化也带来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安全问题,以及电池安全、汽车网联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等挑战。
张兴海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内卷式竞争危及供应链稳定,降低了零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导致整车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减弱、创新投入减少,使产品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内卷式竞争影响了产业链协同,削弱了产业韧性和内生动力,不利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张兴海表示,近期智能电动汽车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企业品牌形象,引发企业深层危机,将动摇消费者对整个电动智能汽车产业的信任和信心。汽车产业应始终坚持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坚守用户安全的底线原则,同时奉行“非安全不智能、非安全不电动、非安全不豪华”的安全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安全水平。
黄永强指出,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三种改革共振和叠加:第一,新能源化进入深水区。目前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周期远未结束,“三电”技术在加速迭代。第二,智能化驶入快车道。以智能辅助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功能进入普及阶段,L2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接近60%。黄永强预计到2030年,L2以上的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有望接近90%。第三,人工智能成为汽车出海的新动力。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汽车产业链,为解决海外市场稳定、数字基建不足、智能化支持不够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黄永强认为,上述三重变革并不孤立,正是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才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让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同时,黄永强表示,无序的价格战,损害了行业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车企应该响应行业主管部门的倡议,坚持价值创新,卷技术、卷价值,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产品,提供更周到、更全面的服务。
段建军认为,面对新能源化、智能化、全球化三股产业“热浪”,梅赛德斯-奔驰正以“中国速度”“奔驰标准”“商责并举”顺应行业浪潮。首先,中国正走在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前沿,“中国速度”有目共睹;奔驰也正在学习和使用“中国速度”,快速洞察、解读、响应客户的需求。第二,奔驰始终对汽车制造充满敬畏之情,139年的经验铸就了不可妥协的“奔驰标准”。第三,面对变革,奔驰继续坚持“商责并举”,携手行业伙伴,一同贡献于中国社会、中国汽车产业的“美美与共”。
段建军认为,汽车行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企业想要走得远、走得稳,就必须坚持价值底线,必须坚持长期投入,不断提升“技术”“体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