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部分车企动态(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4-08-21 15:45    作者:管理员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新态势层出不穷,新格局加速演变。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挑战与机遇共存。要如何应对挑战,才可化险为夷?要怎样才能抓住机遇,乘风而上?首先要掌握大量有用的行业资讯,然后透过现象抓本质,才能作出有效决策。下面,《西南汽车信息》编辑部搜集整理了近期全球部分车企的动态信息,供读者参阅。

日韩印

日本7家、韩国2家、印度1家车企上榜2024世界500强

《财富》杂志于北京时间8月5日公布202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日韩印共有9家车企上榜,其中日本7家、韩国2家、印度1家。丰田汽车营收3120.2亿美元,排名15位,上升4名;本田汽车营收1413.5亿美元,排名57位,上升13名;现代汽车营收1245.8亿美元,排名73位,上升12名;日产汽车营收877.7亿美元,排名136位,上升24名;起亚公司营收764.2亿美元,排名162位,上升34名;印度塔塔汽车营收536.3亿美元,排名271位,上升66名;铃木汽车营收371.8亿美元,排名406位,上升35名;马自达汽车营收334亿美元,排名474,2023年未入榜;斯巴鲁营收325.4亿美元,排名495位,2023年未入榜。

来源:财富中文网

日本车企抱团组队 形成两大联盟

《日本经济新闻》7月29日报道,日本三菱汽车将加入本田-日产汽车联盟,届时这个巨型汽车集团的全球年总销量将超过800万辆。此前,丰田公司已与大发工业、铃木、斯巴鲁和马自达结成联盟,乘用车年销售总数达到约1600万辆。在日本国内已经形成本田-日产-三菱联盟与丰田汽车联盟相互竞争的两大阵营。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评论认为,日产、本田和三菱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日本车企削减成本,并加强实力,以应对中国比亚迪和美国特斯拉等在电动车领域的激烈竞争。

来源:环球时报

上半年日本八家主要车企在日产量同比下降10%

2024年1月至6月,日本8家主要汽车企业日本国内产量为3698382辆,同比下降10%。

大发公司产量大幅下降62.8%至147598辆;丰田汽车的产量下降8.2%至1508416辆。报道称,产量数据下滑的原因是数据造假导致丰田、大发等公司出现停产。

来源:央视网

丰田:2024财年净利同比增逾一倍 却大幅调降下年预期

丰田汽车发布的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业绩显示,该财年丰田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来到创纪录的45.1万亿日元、4.9万亿日元,同比增速高达21.4%和101.7%。2024财年,丰田在北美的销量超过280万辆(高于上年的240万辆),在欧洲和印度市场也增长强劲,在华销量增长仅为1.4%。混动车型仍是丰田的增量担当,去年其混动车型销量增加31%,超过370万辆。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丰田大幅下调了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营收预期。丰田汽车预计2025财年销售收入为4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营业利润为4.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9.7%;预计净利润为3.57万亿日元,同比下降27.8%。

来源:界面新闻

丰田又有7款车型被发现认证违规

日本国土交通省透露,对丰田汽车公司实施检查后,再次新发现7款车型存在“型式指定”认证违规。国土交通省首次向丰田公司下达整改命令。

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通报称,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5家车企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

来源:海外网

本田汽车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上涨23%

8月7日,本田汽车表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上涨16.9%,至54,048.58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大增22.9%,达4,847.05亿日元(约合33亿美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946.6亿日元,同比增长8.7%。今年上半年,本田汽车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9%,其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至190万辆。相比之下,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面临重重困难,销量同比大跌23%至41.6万辆。

来源:中国经济网

韩国五大整车厂商7月销量同比降2.2% 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

综合韩国五大整车厂商8月1日发布的销售业绩,韩产汽车7月国内外总销量(含全散件组装)同比下降2.2%,为65.8297万辆,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按车企看,现代汽车共售出332003辆,同比下降1.4%;起亚共售出261334辆,同比增长0.2%;韩国通用共售出5.12万辆,同比下降14.8%;KGM(原双龙汽车)共售出8313辆,同比下降23.4%;雷诺韩国共售出5447辆,同比增长12.7%。

来源:财联社

韩电动汽车累计注册登记量破60万 现代、起亚占比合计超67%

据韩联社消息,截至今年上半年,韩国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累计达到60.661万辆。按品牌看,现代汽车(24.17万辆,39.8%)和起亚(16.63万辆,27.4%)分列前二,两家电动汽车占比合计67.2%。

来源:韩联社

起亚今年前7个月电动汽车在美销量创新高

8月5日,韩国汽车移动协会(KAMA)表示,起亚今年1-7月在美国共售出3.3957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00.4%,创下历年同期销量之最。现代汽车在美销量则为3.7673万辆,同比增长18.1%。同期,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总销量为64.4752万辆,同比增长0.9%。

来源:财联社

欧洲

欧洲共有7家车企入榜2024年世界500强

《财富》杂志发布的202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欧洲共有7家车企入榜。大众集团营收3484.1亿美元,排名11位,上升4名;斯特兰蒂斯集团营收2049.1亿美元,排名28位,上升3名;宝马集团营收1681亿美元,排名第41位,上升16名;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营收1656.4亿美元,排名42位,上升5名;戴姆勒卡车控股股份公司营收604.2亿美元,排名227位,上升37名;雷诺营收566.2亿美元,排名251,上升35名;沃尔沃集团营收521亿美元,排名282位,上升25名。

来源:财富中文网

德国零部件供应商迎破产潮

咨询公司Falkensteg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20家年营收超过1000万欧元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数量同比激增超过60%。Falkensteg跟踪的279家企业中,只有35%在2024年上半年被成功重组或重新营业。

另外,7月2日,据外媒《Autocar》报道,德国汽车座椅供应商Recaro Automotive已资不抵债,申请破产。据悉,Recaro Automotive曾为阿斯顿马丁、宝马、福特、兰博基尼、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知名品牌供应运动座椅。

德国工商总会(DIHK)表示,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企业破产。

来源:中国汽车报、中国青年网

德系车企二季度利润下降

8月初,大众汽车、宝马汽车分别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其中,大众预计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为54.6亿欧元,去年同期为56亿欧元。宝马则称其二季度的息税前利润为38.8亿欧元,同比减少10.7%。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二季度销售额367.4亿欧元,同比下降3.9%,税前利润40.4亿欧元,同比下降19%。

除了整车企业,德系车供应链企业的利润也有所下降。8月1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采埃孚销售额为220亿欧元(2023年同期售额为233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总额为7.8亿欧元(2023年同期该数据为9.41亿欧元)。

来源:观察者网、新京报、界面新闻

保时捷或将更重视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豪华车市场

数据显示,保时捷上半年在中国市场遭遇33%的销量下滑。而其上半年营业利润则下降五分之一至30.6亿欧元,销售额也下降4.8%至194.6亿欧元。

而在产品方面,大众集团兼保时捷CEO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如果中国电动汽车豪华车市场无法发展,我们将为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豪华车市场做好准备,因为我们在这些领域拥有很高的利润率。”

来源:观察者网

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批准大众汽车-Rivian合作案

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联邦卡特尔局当地时间7月29日宣布,已批准大众汽车与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成立50%-50%合资企业,也允许大众汽车收购Rivian少数股权。

此前,大众汽车宣布计划向Rivian投资50亿美元,双方还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的 E / E(电子 / 电气)架构。大众汽车对 Rivian的注资也有助于后者开发新的 Rivian R2 车型、完成美国佐治亚州工厂的建设。

来源:财联社

梅赛德斯-奔驰成为首个同时获准在京开展L4级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的国际车企

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日前表示,全新奔驰C级纯电版、全新奔驰GLC纯电版将于2026年上市,这两款车将基于奔驰全新的MB.EA电动平台打造。

未来全新奔驰C级/GLC纯电版将属于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定义的“核心豪华”系列车型。而与之对应的“入门级”系列,包括奔驰GLA、GLB和CLA车型将基于MMA平台(可兼容混动和纯电动)打造。奔驰官方表示未来这些入门级车型的价格将会提高,以增强盈利能力。

来源:汽车之家

全新奔驰C级/GLC纯电版将于2026年上市

据德国媒体《全球名车录》(Auto Motor und Sport)报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日前在慕尼黑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保持对燃油车的投入,资金投入将占集团资金的三分之一(约 600 亿欧元),以确保集团燃油车的竞争力。

阿诺·安特利茨强调:“未来是电动化的,但过去并未结束。”值得注意的是,燃油车业务(包含混动车型)仍然是大众集团的销量支柱。数据显示,2023 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交付量同比增长 12%,达到 924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 77 万辆,仅占总交付量的 8.3%。

来源:观察者网

美国

美国4家车企上榜2024世界500强

《财富》杂志发布的202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福特汽车营收1761.9亿美元,排名36位,上升10名;通用汽车营收1718.4亿美元排名39位,上升11名;特斯拉营收967.7亿美元,排名110,上升42名;帕卡公司营收351.3亿美元,排名441位,2023年未入榜。

来源:财富中文网

美国推迟对中国电动汽车等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在美国对华新加征的301关税正式生效前两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7月30日发表声明称,原定于8月1日生效的对包括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在内的一系列从中国进口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的措施将被推迟。

USTR发表声明称:“2024年5月28日,USTR提议对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相关的行为、政策和做法发起的‘301调查’中的行动进行某些修改。作为对5月28日公告的回应,USTR收到了来自公众的1100多条意见。经与301条款委员会协商,USTR继续审查所有意见,并预计将于2024年8月发布最终裁定。USTR预计,2024年的修改将在其公布最终决定约两周后生效。”

来源:环球网

美国约4900万辆汽车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由13家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约4900万辆美国汽车中的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该机构认定,超过5000万个美国汽车中的安全气囊充气器存在安全隐患。报道指出,约4900万辆汽车中的安全气囊有爆炸并迸射碎片的风险,或对司机和乘客造成严重伤害。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斯拉发起大规模召回

近日,特斯拉(TSLA.US)在美国召回超过180万辆电动汽车、在中国召回超过168万辆电动汽车,主要原因在于特斯拉软件系统存在无法检测到未锁定引擎盖的风险。特斯拉此次大规模召回适用于某些2021-2024年款Model 3、Model S、Model X和2020-2024年款Model Y汽车。

据了解,未锁定的引擎盖可以完全打开并阻挡驾驶员的视线,从而增加撞车风险。特斯拉已经开始推出空中软件更新,以检测各类型号的电动汽车发动引擎盖是否能够回应打开,并向客户发送通知。

来源:金融界

特斯拉放弃在泰国建厂计划 专注于充电基础设施

财联社8月7日电,特斯拉做出了一项战略决定,停止在泰国建立制造工厂的计划。相反,该公司将专注于扩大其在该国的充电网络。这一战略转变之前,特斯拉与泰国政府官员进行了讨论。

来源:财联社

7月福特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1%

7月福特在美国销售了8,242辆纯电动汽车,与去年同期(6,280辆)相比提高了31%。Mustang Mach-E和F-150 Lightning的销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7月份,Mustang Mach-E在美国的销量为4,592辆,同比提升了16%。2024年前七个月,福特已累计在美国售出26,826辆Mach-E,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50%。

但是,由于SUV销量的减少,导致该公司美国汽车销量增长放缓。

来源:盖世汽车

福特计划投资约30亿美元来扩大Super Duty的生产

7月19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投资30亿美元扩大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奥克维尔的F系列Super Duty皮卡生产。该计划从2026年开始实施。

来源:观点网

通用投资灵活生产战略 同时生产电动车与燃油车

近日,通用汽车总裁Mark Reuss表示,该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对内燃机汽车装配厂进行改造,以生产电动汽车。通用采取了灵活的生产策略,既有专门单独生产汽油车和电动车的工厂,也有同时生产两种汽车的工厂,以利用现有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Reuss表示:“一旦你消化了最初的支出,灵活路线图就会变得非常好、非常高效。但是,为了能够为这两方面的扩张提供资金,我们必须持续投资于内燃机汽车。”他举例说,通用在今年推出了重新设计的汽油动力车型,包括大型跨界车和雪佛兰Equinox紧凑型跨界车。他说道:“在我们不断推出电动汽车的同时,你会看到我们也在发布新的内燃机车型。”

来源:盖世汽车

中国

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上榜2024世界500强

《财富》公布的202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进入榜单。上汽集团以2023年度合并报表105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93位,下降9名;一汽集团营收894.8亿美元,排名129位,提升2名;比亚迪营收850.8亿美元,排名143位,提升69名;广汽集团营收713.9亿美元,排名181位,下降16名;吉利控股营收703.6亿美元,排名185位,提升40名;北汽集团营收678.5亿美元,排名192位,提升1名;东风集团营收576亿美元,排名240位,下降52名;宁德时代营收566.3亿美元,位居250名,提升42名;奇瑞控股在今年首次上榜,以391亿美元营收位列385位;怡和集团营收360.5亿美元,排名421位,下降26名。此外,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长安汽车母公司)也在榜上有名,排名451位。

来源:财富中文网

北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享界S9正式发布

8月6日,鸿蒙智行享界S9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北汽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全景智慧旗舰轿车-享界S9”正式发布。

“此次与华为携手,我们更是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集聚了北汽整车研发生产、零部件、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链所有优势资源,ALL IN享界S9。”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表示,北汽为享界量身打造的全球领先智能制造工厂,整体综合自动化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部分关键工序实现了100%的自动化。

来源:新京报

广汽集团:计划于2027年推出飞行汽车示范运行方案

近日,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广汽集团已取得车规级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态动力电池量产的关键技术突破,预计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飞行汽车GOVE目前已累计展开300余次飞行验证,计划于2027年推出飞行汽车示范运行方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2-3座城市打造城际立体出行样板。

来源:财联社

AITO问界第40万辆新车下线

7月29日,AITO问界第40万辆新车下线暨M9第7万辆交付仪式在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隆重举行。问界M9自开始规模交付以来,批量生产和交付量突破7万辆大关,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豪华车品牌销冠。至此,AITO问界也凭借28个月实现40万辆新车下线的成绩,成为中国新能源品牌最快实现40万辆下线品牌。

来源:赛力斯

我国零碳内燃机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近日,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套氨氢融合复合动力燃料供给系统,装载该系统的一汽解放液氨直喷零碳内燃机实现成功点火。这标志着我国在商用车氨氢融合内燃机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据了解,2021年,一汽解放、佛山仙湖实验室联合南岳电控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氨氢融合零碳燃料技术研究。氨氢融合零碳燃料技术,是一种可克服单一氢能在运输、储存、车载、安全及成本等方面应用缺陷的新型零碳技术,被视为全球动力和能源领域重大技术变革。

来源:科技日报

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

7月18日,上汽集团对外发布信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优必选、吉利和天奇股份联合打造人形机器人汽车工厂创新示范应用

近日,优必选、吉利和天奇股份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联合打造创新示范应用。

今年7月初,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已在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极氪5G智慧工厂“上岗”。截至目前,该人形机器人已连续21天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实训”,在CTU入库上料工位协同员工执行搬运任务。

来源:经济日报

陈伟出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日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召开了领导班子扩大会议。会上宣布了中国兵器装备党组关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调整的决定:陈伟同志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

来源:新京报

长安汽车与华为全面升级战略合作暨华为与阿维塔科技签署投资引望协议

8月20日,华为与长安汽车全面战略合作暨阿维塔投资引望公司签约仪式在重庆顺利举行。阿维塔科技将正式投资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占股10%,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

朱华荣表示:“长安支持阿维塔成为首家入股引望公司的企业,就是要将其打造成为‘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最鲜活的案例。”

徐直军表示:“后续引望将继续对战略合作伙伴开放股权,携手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崛起和智能化全面发展。”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