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折风口的中国汽车市场

发布时间:2023-06-16 13:45    作者:李永均

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表示:“汽车产业正从燃油时代的上半场,转入电动智能时代的下半场;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正处产业转折的关键节点。上半场中国汽车的先发优势还能不能在下半场继续保持?考验着中国汽车人的意志与智慧。

进入崭新时代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重塑”,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直言,“互联网、电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突破,推动着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迭代升级,新汽车时代的趋势更加明显”。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一个新汽车时代正在到来。回顾10多年前,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汽车产业已成夕阳产业,无论是发动机的效率,还是原材料的成本,进步空间都非常有限。而今天,此类观点早已销声匿迹,汽车迎来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电动时代,再次成为朝阳产业,否则不会有那么多资本、那么多资源进入汽车行业“内卷”。新能源汽车全面替换燃油车的历程势不可挡,最终要把现在中国3亿多辆燃油车的保有量全部替换,这个市场是巨大的,不亚于本世纪初,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的规模。在朝阳产业背后,实际上是新旧动能的转换,这种转换体现在产品、供应链、制造、渠道、用户以及产业生态合作各个方面,汽车产业格局正在被深度重塑。

放眼当下汽车时代的变革,与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时代的变革非常相似,汽车从过去以机械能力为主,走向了以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主。汽车的电子成分越来越多,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再到整车域控,以及电池、电驱都离不开电子。电子零部件的加入,势必会让所有的解决方案更快地更迭,这样才能形成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进化速度非常快,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整车域控三大核心系统都在以18-24个月/次的周期高速迭代。经过30多年实践,无论从产业链和整车角度,还是从用户角度来讲,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品牌在造型、新能源、智能化的优势引领全球,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换道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巨大变化,带给了汽车行业真正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机遇下,中国汽车将走向全球。反观过去几十年,欧美汽车占领中国市场都是靠技术,包括发动机的技术、底盘技术等。现在“反其道行之”,要把中国品牌向国外输出并站稳脚跟,更加需要过硬的技术,包括智能网联技术、软件技术、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等。更为重要的是,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里,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站上世界舞台。务必看到,目前市场上传统品牌与新势力的竞争,正演变成传统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新势力的“混战”。未来汽车将由传统的出行工具,演变为定义出行生活的智能终端和第三空间,形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生态。可以坚信,智能新能源汽车一定是行业的未来,它横跨了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具有巨大的变革可能性。

“两架马车”引擎

当前中国车市由“两架马车”引擎,一是新能源,此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连续8年新能源车销量全球第一。2018年中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只有4.3%,今年前5月这一数据突破了30%,5月达到33.3%,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爆发增长期。中国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要紧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机会并拔得市场头筹。以前国内市场曾经是美日德韩中等同分市场,但到今天已是中国品牌坐拥半壁江山,市场规模全球领先,并引领了传统汽车产业向电动汽车产业迭代升级。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达到40%,2028年渗透率可能接近85%,完成对主流市场的全面覆盖。

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持续突破,产品结构也从原来低端、低价向中高端快速渗透。2018年15万元以上的中国品牌占比约10%,到202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27.8%。配套环境日益优化,已从政策驱动期全面进入市场拓展期。

特别是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委会上宣布了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的政策,为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加快新能源汽车转型再次注入强心针。

二是出口市场,按海关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总数量达到311万辆,同比增加54%。如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的总额比上年增长7.7%,汽车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这个水平。2023年汽车出口延续2022年增长态势,前5月乘用车出口138.1万辆,同比增长102%,汽车出口总值2667.8亿元,同比增长124.1%,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前4个月我国汽车出口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36.4亿美元,增长1.2倍,占比45.9%。向发达经济体出口124.1亿美元,增长1.2倍。

中国车企海外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因为长安、奇瑞、上汽等先锋队前期多年耕耘,先后在东南亚、南美做了很多年铺垫,在口碑上逐渐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二是在新能源趋势下,有上汽、比亚迪、长安这些头部车企参与其中,大大提升了国内车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长安汽车集团为例,2023年前5月,长安汽车出口14.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海外销量9.62万辆,同比增长17.05%,长安汽车正在筹备建设的全球区域总部将在2025年前力争实现东盟基地投产,其产品将辐射澳、新、南非等市场;同时建设长安汽车欧洲总部,全面打通欧盟市场。三是国内市场增速已经开始慢慢放缓,车企需要海外开拓市场,继续增加市场份额。在当下内卷严重的中国市场,出海已不是选项,而是刚需,走出去是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必由选择。

面临诸多痛点

比起两大增长点,中国汽车面临更多痛点。目前行业还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在技术、资源等方面也面临不小挑战。

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华北中原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市场发展,渗透率还远远不足。特别是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还比较低等问题。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占比只占10.2%,其中,中重型货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还不足2.7%,远低于乘用车25.6%的渗透率。

二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关键的原材料及芯片高度依赖于进口,比如镍、钴进口90%以上,芯片进口90%以上,存在卡脖子领域。另外,新能源汽车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转换为产能过剩,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求的动力电池产能约1000GWH,目前行业的产能已经达到4800GWH。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整车、零部件分工处于非稳定状态,业务也在重构中,有相互渗透的趋势。此外,还存在成本高于售价和产能利用率不高、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长期性的问题没有解决,突破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电动化领域的车辆安全性、低温适应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智能化领域的自动驾驶系统可靠性还需要充分验证;在支撑条件方面,锂钴镍等上游资源供应能力有待加强,居民小区、高速公路、农村地区充换电设施还有短板。另外,目前国内汽车产品与技术迭代、产业链重构、商业模式和组织变革的速度远远超出预估。而在研发过程中,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研发、冗余建设、内耗竞争,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在国际形势方面,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威胁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影响国际交流合作。同时,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对汽车行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的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汽车行业依旧不容乐观。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和节能法规不断加强,也将会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产生一定的压力。

五是汽车行业产品价格竞争越发激烈,再加上今年以来国内汽车消费相对低迷,产业稳定运行的压力增大,车企利润进一步削弱。中国有100多个乘用车品牌,而真正盈利的电动车品牌也就2、3个。预计90%以上的新势力将关停并转。市场将呈现长期激烈竞争态势,竞争越来越激烈,微增长、兼并重组将成为主旋律。随着行业全面告别高增速时代,部分车企将艰难求生存。所有这一系列的痛点,将加大中国市场淘汰赛的激烈程度。这是一场实力、耐力和毅力的比拼,也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和世界汽车产业的未来。

寻求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汽车时代的门口,高质量发展是唯一的门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如此定义当下汽车产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责任。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如何应对汽车产业变革达成共识:务必寻求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同时做好“协调”大文章,并从四个维度进行持续发力:一是持续“创新”,紧扣电动化、智能化这两个抓手,在电池、底盘架构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推进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创新:二是做好“协调”,妥善处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软件和硬件、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与国际分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协调发展;三是贯彻绿色理念,追求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环保;四是坚持开放,以全球化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尤其是在供需方面,要以满足用户根本需求为目的,而不是一味的技术竞赛。

其次,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家事,也是全社会发展的国事。在中国汽车产业提质升级过程中,必须构建合作共赢共生共融的产业生态,打造创新能力强、完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行业上下游企业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发挥产业开放合作。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有规模才能有竞争力。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同时具备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的领先的核心能力,单打独斗没有盼头,只有开放合作、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提升全球竞争力。

再次,对于新能源汽车布局:一是尽快建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二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应为各种场景充电全覆盖提供政策和布局指导,加大力度鼓励充电设施的技术研发,对有序充电的智能充电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加快换电和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完善既有充电设施的维护与改造。三是推动车网互动试点,推动削峰填谷,为降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提供支持,从产业协作的角度建立起有效运行的合作机制,以试点带动产业化。四是加快在技术和市场层面进入“双向奔赴”新阶段步伐,一方面,跨国车企本地化战略步步深入,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既有利于产业层面资源和机会的共享,也有利于全球范围内技术变革红利的普惠。总之,汽车业界当下要做的,应当是发挥举国体制、集行业之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携手共创抢抓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