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重庆举行“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正华在会上介绍,《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应用场景,研发全新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支持企业研发智能车控、智能座舱等核心配套产品,相应给予300万元-800万元补助。
●1月6日,总投资369.7亿元,重庆两江新区2023年首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开工项目中,主要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区优势产业。其中,雨翔全球保税绿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项目,拟借助与福特集团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及多年沉淀的技术基础,利用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政策以及区位特色优势,探索汽车变速箱及其他零部件的保税绿色再制造新模式。
● 1月9日,重庆市工商联发布2022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榜单,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登榜首,并以19.6亿元高居科技创新指数百强企业研发投入首位。创新百强企业特点首先是总体稳健向好,整体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效益指标较上年均有显著增长。2021年,全市民企科技百强营业收入总额达3375.84亿元,较上年增长659.75亿元,同比增长24.29%。
● 1月9日,两江新区举行信质集团新能源汽车电机定转子总成项目开工活动。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张鸿星出席活动并宣布项目开工。信质集团是一流的电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实力雄厚、全球领先。该项目投资13.1亿元,将建成年产300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将填补重庆及两江新区高槽满率、油冷、高转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定转子总成规模生产的空白,助力新区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 1月9日,长安科技入园暨揭幕活动在两江新区中德(龙盛)高端制造产业园举行。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张鸿星、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出席活动,并与嘉宾共同启动入园仪式。长安科技公司的入园运营是继2022年9月长安科技及长线智能项目正式落户两江新区后,项目实质性全面落地的重要标志。长安科技公司的入驻将极大延长两江新区汽车产业链,推动重庆汽车产业由制造为主向研发服务与制造并重的格局转变。
● 1月10日,根据重庆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今年重庆市政协全会的“1号提案”已经出炉,主要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该提案由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民进重庆市委会、农工党重庆市委会、经济界别联合提出,提案名为《关于加快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大会已决定将其作为“1号提案”,并于1月18日现场办理。
● 1月10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发布2022年十大亮点工作,其中涉及汽车产业,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6.9万辆,同比增长142.5%,占全市比重提高至17.7%。另外,2022年,重庆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全国率先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运营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检测站建成投用;全市充电桩保有量突破10万个,换电站保有量位列全国第2位。2022年,重庆启动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制定出台《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四个行动计划”,形成长安、赛力斯“双龙头”建设世界级品牌,长城、理想、福特、吉利等“多骨干”支撑的全新产业格局。
● 1月10日,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在金凤基地新能源汽车整车火灾实验室顺利开展新能源整车电池热失控火灾试验,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投用,其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车研力量。
● 1月12日,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在重庆大剧院举行。此次大会,是长安汽车总结过往生产经营良好态势,研判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发布最新企业发展战略,与全球合作伙伴共谋新未来,助推电动电气化加速转型的战略盛会。2022年,长安汽车实现销售234.6万辆,同比增长2.0%,创下近五年新高。其中,新能源销量快速增长,突破28万辆,同比增长160.5%。2023年长安汽车总体目标:产销突破280万辆,确保规模增长高于行业10个百分点以上,长安品牌乘用车目标100万辆,深蓝品牌实现40万辆交付任务,阿维塔向10万辆冲刺。
● 1月12日,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应邀出席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成渝“双城协同·赋能智造”—2022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专场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以产业建圈强链为主线,搭建成渝“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促成渝汽车产业融合发展。
● 1月13日,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在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重庆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智能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 1月1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2年上市公司监事会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揭晓,通过对监事会法定职能涉及的履职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结果的运用等45项指标的逐一考评,长安汽车从4000家上市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年度“上市公司监事会最佳实践奖”。伴随着电动电气化转型的加速,产品结构与利润向好,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向“软”,品牌向上经营质量持续向好。长安汽车2022年市值持续攀升,总市值达1718亿元,较 2021年初市值 1173亿元增长46%,长安汽车市值涨幅在四大国有汽车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 1月13日上汽红岩发布消息称,由上汽红岩、东然新能源、国家电投三方联合开展的“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绿电交通项目” 于近日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不仅是全国首组省际干线换电重卡运输项目,也是首个跨省运输场景下的应用模式创新,实现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主导、区域协同”的示范性作用。上汽红岩打造的红岩杰虎H6充换电一体纯电动牵引车,主要负责将重庆开州的砂石料运至达州,并在返程时将四川达州的煤炭运往开州白鹤发电厂,运输路线长达150公里。在川渝地区密集换电补能网络的支持下,红岩杰虎H6充换电一体纯电动牵引车3-5分钟就可实现快速自动换电,40分钟即可将车辆的电量快充至80%。
● 1月13日,赛力斯新能源战略车型SERES 5亮相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这是2023年中国车企海外发布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也是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战略全球化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发布会后,赛力斯召开了全球经销商会议。来自欧洲、美洲、非洲、中东和亚洲等地区的20余家经销商与赛力斯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拿到逾2万台订单。
● 1月21日,除夕。由中建八局承建的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一派繁忙,580余名工程建设者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奋战在一线。为保障项目建设的连续性,整个春节期间,100名管理人员和480名工友坚守在施工现场,早上8点上班,晚上20点下班。同时,项目部还有56台机械设备持续作业,争取3月10日前完成总装厂房、涂装厂房、冲焊厂房的初步移交。
● 1月24日,一班装载有55个集装箱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果园港发出,经霍尔果斯发往欧洲市场。春节期间,果园港保持开放通道的稳定运行,所有生产人员实行三班倒,全力保障汽车等“重庆造”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由睿蓝汽车生产的200辆新能源车也从重庆出发,出口至智利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之外,睿蓝汽车还将在智利开启换电站建设。进入1月以来,重庆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加快推出新产品,相关部门也积极畅通汽车“出海”通道,力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大发展。
● 1月30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49%–144.90%。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为3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97%–220.67%。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74元/股–0.89元/股。对于业绩大幅增长,长安汽车解释称,报告期内,集团自主品牌业务表现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1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重庆市与华为公司将携手打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生态,持续深化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完善合作推进机制,助推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
●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1月产销快报。1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885辆,同比增长38.78%;其中,赛力斯汽车1月销量为4490辆,同比增长4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