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瑞动力:氢气循环泵打破进口产品垄断

发布时间:2022-03-28 10:32    作者:管理员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汽研的全资子公司、通用技术集团的三级子公司,专注于清洁能源动力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主要布局天然气车、氢能源车领域。

2018年,凯瑞动力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去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占据全国天然气出租车市场40%的份额。

近日,通用技术集团组织“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攻坚工程项目”成果鉴定会,凯瑞动力研发的氢气循环泵受到多位专家好评,有专家认为,已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氢气循环泵是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被誉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咽喉”。一直以来,这项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凯瑞动力如今能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源自以下几点。

集中精力攻克密封难题,氢气循环泵打破进口产品垄断,价格低1/3

凯瑞动力研发的氢气循环泵外形类似汽车发动机,长度不到50厘米。它能将燃料电池堆出口未反应的氢气再循环至燃料电池堆入口,提高氢气利用率以及用氢安全。

“我们竭尽全力攻克氢气循环泵的密封性难题,避免氢气和氢气循环泵上的润滑油混在一起,影响氢能源车使用。“负责技术板块的副总经理郭文军介绍,“氢气循环泵的密封性,与油封、轴承等50种左右零部件有关,不仅种类多,而且如果一次测试失败,就要设计新的方案。我们历经4年才研发出来。目前,它已基本完成研发、试制,待生产细节完善,就可大规模制造,推出市场。”

凯瑞动力研发出的氢气循环泵,若换算成汽车正常行驶速度区间,相当于连续运转超1万个小时,早期同类进口产品使用寿命仅1000多个小时。而且凯瑞动力研发出的产品,价格可比进口产品低1/3。

率先布局创新研发,转换“跑道”先人一步

“天然气动力系统研发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在核心领域抢占先发优势。”郭文军说。

2007年,国三标准实施,国家开始对天然气车的环保、安全等指标提出严格要求。符合排放标准的天然气车迎来发展春天。但在这之前,凯瑞动力技术团队就开始研发天然气动力系统,并以发动机控制器、喷嘴、减压器等3大核心零部件为主要攻克对象。

先人一步,让凯瑞动力收获成果——2018年,天然气车电控系统开发及产业化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发动机控制器为例,其价格较性能相当的进口产品低40%。2016年底,凯瑞动力拿下长安铃木的订单,双方一起开发启悦车型,并投放到重庆的出租车市场。截至目前,启悦已在出租车行业累计投放6万多台。

在氢能源车领域,此经验同样适用。2018年,国内氢能源车动力系统以进口为主,东德实业、思科涡旋等少量企业开始入局。凯瑞动力迅速开展市场调研,确立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零部件研发,争取早出成果。

此时,凯瑞动力在天然气动力系统领域积累的一套研发体系和硬件、软件经验,也为氢能源汽车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如产品开发方面,公司从市场调研、研发目标确立,到方案设计、试制和验证,再到工艺开发、生产组织等,都有成熟的方法。

此外,凯瑞动力还利用了之前的人才资源。“因为氢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人才非常紧缺。但公司有两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一批在材料、机械、电控等方面有充足知识储备和丰富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郭文军说,借此,公司再招聘相关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工程师构成的50人氢能源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团队。

持续研发投入,科研成果不断,构建储氢、回氢、供氢等产品格局

近两年,凯瑞动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每年投入占销售收入10%以上的研发资金,研发人员也超过总人数的50%。

同时,公司科研成果不断,研发出的氢气压力调节器,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价格低于某些同类进口产品的一半,目前已运用于北汽福田、长安汽车、明天氢能等厂商。

去年年底,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已经获得了科技部立项,研发工作即将开展。

郭文军表示,凯瑞动力将在氢内燃机和氢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上继续发力。除了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两款产品——氢气循环泵和氢气压力调节器,还将和高校合作,在氢内燃机领域出成果。通过深耕氢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凯瑞动力将逐步形成储氢、回氢、供氢等“6+1”产品格局,助推国内早日实现氢能源汽车商业化。

截至目前,凯瑞动力已与长安、奇瑞、东风、柳汽等车企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开发出天然气汽车和燃气发动机超100款,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