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布政策组合拳提振车市

发布时间:2022-06-06 11:15    作者:李永钧

进入2022年,在疫情、芯片短缺、俄乌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到影响,汽车产业首当其冲,整体产能跌幅为近十年来新低,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考验,“维稳”成为今年的一大主题。日前,为促进汽车消费,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国家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无疑是给疲软状态下的中国车市打了强心针,可以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提振中国车市。


面临多重困境

当下,汽车行业的困境,主要受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一是在“产”,一是在“销”。据中汽协会发布的数据,4月,乘用车产量99.6万辆,同比下降41.9%,环比下降47.1%。相比3月,汽车行业整体产能跌幅接近五成,产能受到了打击。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1.6%,拉低当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2.7个百分点。另据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4月,累计乘用车传统燃油车的销量492万台,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下降18%;4月,传统狭义乘用车销量67万台,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50%,降幅巨大。受疫情影响,消费端购车意愿愈发低迷,构成了当下车市的基本风貌。

另一边,经销商库存数据同样不容乐观。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91,环比上升9.1%,同比上升21.7%,库存水平位于荣枯线(1.5)之上,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由于疫情原因,上游汽车生产企业出现停工停产,终端部分经销商为期一周或更长时间关门闭店,消费动力转弱。换而言之,车企产能受限,但生产出来的车都积压到了经销商手上,并没有卖给消费者,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持续上升。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全球供应链紧缺、物流成本高昂、以及上游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目前车企成本压力大增。虽然已经预期会影响销量,但还是通过了提高终端售价的方法来平衡成本,而这样的做法也同样将给经销商带来压力。

虽然5月数据还没公布,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预计5月份乘用车销量或将不足150万辆,1-5月累计销量或接近800万辆,同比下滑10%。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前五月销量下滑幅度更大,新车销量减少14%,行业整体收入减少15%。下滑主因是消费需求降低,购买力不足,消费信心不足。因此,汽车产业亟须国家尽快出台政策,以纾解汽车行业现阶段困境,促进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密集政策“救市”

自新冠疫情自2020年爆发以来,至今已有2年半时间,尤其是自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多点散发式爆发,且持续反复,多地正常的消费节奏大部分被打乱,汽车消费动能快速下滑。在疫情冲击波下,汽车行业受损严重,我国多地政府密集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汽车消费,国家层面计划出台购置税减征。从中央到地方,一个月的时间,密集落地了近二十条促消费举措。反应迅速,救市心切。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为如汽车等大宗消费市场的稳定定下主基调。意见指出,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5月23日晚,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指出促进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重点是两方面:一是稳住增量,增加新车消费;二是盘活存量,扩大二手车流通。同一时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减半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其中就包括: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四部委发布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通知。目前汽车下乡时间也已确定,时间为2022年5月-12月,包括东风公司、零跑等在内的26家车企共70款车型参与其中。该政策还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业内人士认为,对东部城市来说,汽车普及度已经比较高了,汽车下乡的助力不太大,但对西部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助力作用。而限购城市增加购车指标、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等政策,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汽车销量回暖。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多套组合拳发布后,股市上的汽车整车板块震荡上行。有个股出现连续两天涨停行情,而包括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多支板块内的重磅股,亦连续两日保持上涨势头。

引发“涟漪效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购置税减免这一政策可谓“及时雨”,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汽车行业“产”、“销”双困的局面,政策利好汽车行业恢复和发展。业内人士预测,入门级燃油车购买者和传统燃油车,或将成为本次购置税减免受益最大的两类群体。对消费者而言,在政策驱动下,入门级车型所处的价格区间,或将成为自主和合资车企激烈争夺的市场焦点。未来,部分车企将密集推出8万-10万元这一售价区间的车型,满足无车消费者的买车需求。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越来越多的配置。

虽然现在政策细则尚待落地,目前未指明具体对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但其对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却不容忽视。据测算,如果按5%的购置税减征幅度,典型10万-20万元车的购置税减免额可达到0.44万-0.88万元。据以往汽车减税的相关政策分析,该项政策具体实施方式可能有两种,且持续时间将超过半年,第一种是给予1.6L以下车型减征5%购置税的优惠,第二种则是给予2.0L以下车型减征2.5%购置税的优惠。前者更倾向于扶持中低端汽车消费需求,将惠及部分自主车企,后者则更倾向于汽车行业的整体提振效果。而无论实施哪种政策,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会成为汽车总价下降的推手,从而推动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证券人士认为,汽车购置税本质上是消费税的一种,此项税费调节机制在汽车零售端发展拐点到来之际,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改善作用,后续引发的涟漪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将形成全行业繁荣。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购置税减免是拉动汽车销量最有效的政策之一,通过实施600亿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措施,从生产端是需求回暖拉动厂家复工复产的较强产能的释放,促进生产端尽快恢复增长到正常轨道,进而拉动工业增加值和产值的恢复。

另外,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对我国工业的带动作用强。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的比重达到10%左右,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左右。汽车产业的兴衰势必会影响到上游的钢铁、有色、制造设备,下游的金融、保险等产业链的发展。因此,结合本轮国家与地方政府推出的政策组合拳,将带动整车市场增加200万辆销量,促进销售额3000亿-3500亿元,同时或将带动全产业链超过5000亿元的经济增长。

多股力量助力

在国家出台强有力“救市”政策的同时,地方政府、车企以及经销商等均在发力,共同促进汽车消费。地方政府层面,广东省、深圳市、上海市以及天津市陆续发布了增加汽车指标的措施,各地今年在原有指标配额的基础上累计增加了 12.5万个购车指标。

另外,上海、广东、深圳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而且几乎都给予“真金白银”的购车补贴。以上海为例,5月29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提到年内将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2022年12月31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同时,国内主流车企有超20家汽车品牌推出跟进补贴政策,其中有不少车企在政府减免和补贴政策上加码跟进。包括长安汽车、东风日产在内的多家车企,相继发布了国家购置税减50%、置换补贴等多项福利。在“长安‘免税’购车节”活动期间,旗下各品牌相继推出补贴特别行动,部分产品可享受购置税至高补贴120%、可领享最高万元购置税抵扣券等。奇瑞捷途、长安、东风风神、东风日产、东风日产启辰、长安凯程等多家汽车品牌宣布旗下符合此轮减税政策的车型在此轮“国补”基础之上,品牌再减免剩余50%的购置税,也就是说届时消费者购买这些品牌符合减免政策要求的车型将享受到购置税全额减免。参与本轮一揽子政策的企业、产品数量在增加,产品的质量也在增加。其中,汽车下乡活动吸引了26家企业的近70款车型参与,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随着消费政策在全国范围的铺开,6月及年内的消费信心也会逐渐提升,新政策的实施同样会为二手车市场带来四大利好,以旧换新加上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的结果是活跃了二手车市场流通,促进无车家庭解决出行问题,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范围。可以预见,随着上海等地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以及芯片短缺问题得到缓解,我国汽车市场有望在6月后恢复正常生产。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出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陷入低迷的消费市场。再加上2022年多家车企开启品牌和智能化实力的角逐,大力提升产品实力,下半年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