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车而兴、因车而名,改革开放40年来,汽车产业在上海嘉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嘉定的特强产业,对成渝地区双城汽车经济圈不无启迪。
“到2025年,在初步形成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基本框架基础上,嘉定区将进一步升能级,上台阶,形成千亿级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这是2021年年末举行的嘉定区汽车“新四化”产业政策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会上传出的信息。此外,位于嘉定安亭的国际汽车智能制造园规划方案已出炉,“十四五”期间将以人工智能、工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为主导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园区,进一步提升嘉定汽车产业和新城能级。
“十三五”期间,嘉定区以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为目标,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根据嘉定区经委提供到的数据,2020年汽车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76.1亿元(全口径),占全区工业比重68.8%,汽车零部件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0.1亿元,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企业增至4家。与此同时,大众辉昂、途昂、科迪亚克等车型全面推出,大众MEB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投产,FFT全球总部、国轩高科、芯眸光电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上汽变速器突破电驱变速箱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嘉定工业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基地实现联动发展。
另一方面,嘉定汽车产业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依托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氢燃料电池功能性平台等资源平台,不断加快前瞻和共性技术研发、测试及认证,推动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等前沿领域的自主创新。嘉定区作为上海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在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已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形成活力充沛的产业链条。据了解,目前嘉定区已集聚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马智行、地平线、重塑科技等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34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88家。
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原因,在于嘉定优质的产业载体支撑、高效完善的营商环境、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更在于得天独厚的汽车产业生态,除了政府提供的优良的政策支持,嘉定还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十公里之内能找到优质的上下合作伙伴。
2021年1-11月,嘉定汽车“新四化”实现总产出1117亿元,区内产业配套设施齐全,具备了国内领先优势,包括建立了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国内首个工信部批准建立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国内连续安全运营时间最长的首座固定式加氢站、上海第一个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区“嘉定氢能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调整、重新洗牌,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上海汽车产业占工业产值的40%以上,是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而嘉定又是国内汽车重镇(嘉定工业产值70%以上与汽车产业相关,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如今,嘉定汽车产业转型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未来将进一步优资源、搭平台、强服务、聚人才,深化嘉定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对打造上海汽车产业创新主阵地、产业集中地、智慧新高地,提供“五个新城”产城融合、功能提升的示范样板,具有重大意义。
发布会上《嘉定区关于持续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嘉定区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正式发布。与此同时,新一批汽车产业“新四化”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过37亿元,涵盖了氢储能发电、燃料电池电堆、新能源汽车电控电机、车规级芯片、智能传感器、汽车自动化生产等领域,将为嘉定汽车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面向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实现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目标,积极融入‘一环’和‘六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持续推动汽车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嘉定区副区长李峰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十四五”期间,嘉定在原有的汽车“新四化”产业政策基础上修订补充,推出了2.0版本。新政策重点完善了智能网联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两个方向的支持举措,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方面,增加定制小巴、智能重卡、智能转运、自动驾驶观光接驳车、无人零售车等场景的商业化示范应用支持,并提升了单个企业最高享受补贴额度;新增支持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标准的互认、互补、互通;在市政环卫、公共交通、公务用车领域的新增车辆优先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在内的“新四化”整车。而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方面,提出对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在重点领域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加氢站建设、降低加氢成本、支持区内产业链协同发展等各个环节给予资金扶持。同时,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也加大了力度,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可优先落户,企业维护知识产权及建立产业创新联合体产生的费用,能获得不同程度补贴。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嘉定区还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嘉定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总产出力争突破1000亿元;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总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超过100家;燃料电池示范应用车辆总数不少于3500辆;力争建成18座公共加氢站,引导氢气零售价格不超过35元/公斤。并围绕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示范应用、氢能供给、产业生态、保障措施六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嘉定区经委透露,“十四五”期间,将构建汽车产业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新格局,把嘉定打造成为集聚效应强、引领作用明显、辐射效果大、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和全球汽车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到2025年,在初步形成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基本框架基础上,升能级、上台阶,形成千亿级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
世界经济正经历新一轮的创新与变革,嘉定汽车产业背靠上海大都市,已不可避免地深刻融入到全球发展格局中。而在国内市场, “长江经济带”带来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嘉定凭借什么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一是抓住机遇,1984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有限公司在安亭成立,嘉定抓住这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轿车企业落户的历史性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形成了从整车到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电子电气、车座椅、内饰以及各类钢制零件等完整的汽车制造功能, 2000年6月,建设“汽车城”的构想首次在嘉定提出。2001年起,上海国际汽车城开始建设。由嘉定区政府、上汽集团、久事公司、新虹桥开发公司、上国投等投资设立四大主体公司,分别负责贸易区、研发区、赛车场区、新镇区等六个功能区的规划、开发、建设和招商;此外,嘉定区政府设立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基金,累计撬动各类社会资金500亿元,重点支持汽车城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上汽集团、沃尔沃、舍弗勒、天合等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先后在嘉定设立研发中心,德尔福派克甚至将全球研发总部搬入嘉定,各类研发机构的集聚,推动汽车产业由嘉定制造向嘉定创造转变。
二是抓住汽车产业“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窗口期,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2013年,嘉定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动车应用新途径——分时租赁EVCARD的全新模式。2018年6月28日,落户嘉定的蔚来汽车首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量产电动汽车ES8向消费者交付。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探索上,2016年,嘉定便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5年来已为上汽、宝马、蔚来、德尔福等国内外主机厂、供应商等提供了700余天次场地测试、900余次商业对接。2018年3月,全国首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在嘉定发出,目前,无人驾驶开放道路已从5.6公里扩大近30公里,涉及到12条道路,测试场景更为丰富。
三是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找准“方向感”就尤为重要。在嘉定“汽车·创新港”,上汽-阿里、蔚来汽车、宾尼法利纳、保时捷工程等近100家整车、零部件、纯电动车、智能网联关键技术研发企业和创业团队,日以继夜开展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通过推动资本、资源、人才等要素向汽车创新活动和产业升级集聚,嘉定区内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被最大程度发挥作用。驻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共有79个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放,还有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中心、智能网联示范区等功能性平台,引领汽车行业的新标准制定,提升嘉定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原载《西南汽车信息》202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