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召开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携手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务实合作,协力推进两地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于10月20日发布,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提出,两地汽车摩托车产业协同发展,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在张兴海理事长和王文淦监事长的赞同下,李云伍秘书长代表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发表谈话,为深入学习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精神,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将于11月4-6日如期召开,为两地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于10月20日发布,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对于川渝汽车产业来说,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规划纲要》为成渝地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有望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一极一源”的定位也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崛起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这为川渝汽车产业的定位指明方向,就是要面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高质量发展战略,建立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协同发展是基础,《规划纲要》重点提到两地汽车摩托车产业,这为川渝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具体目标。《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推动都市圈外围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第三,《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圈协同的对策和措施,这为川渝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实施的路径。《规划纲要》指出,要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强化双城经济圈北翼地区先进材料、汽摩配件等产业协作;实施车联网试点示范建设工程;支持在成渝地区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能源互联网创新,统筹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
《规划纲要》的公布,川渝汽车产业界深受鼓舞,反响热烈。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精神,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将召开,同期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汽车供应链协同创新论坛”,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联合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深入探讨川渝两地协同发展汽车产业,共建应用场景、强化产业协作的发展路径,建立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在政府合作及政府部门指导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全力推进建设川渝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成立于2020年9月,是成都市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的12个产业生态圈联盟之一,在成都市产业生态圈联盟实体化运行工作机制下,调研行业发展,协助行业管理,反映行业诉求,提供协同招商引资、市场拓展、信息、标准、人才、金融等服务。
第34届年会期间将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第一,以《规划纲要》为契机,全面深化与成都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的合作,全力推进协同建设川渝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双方瞄准将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的发展目标,围绕打造生态链、完善供应链、协同创新链、突破行业链、提升价值链、融合服务链、壮大产业链,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双方在《规划纲要》精神指导下,坚决贯彻规划协同、技术攻关、产业配套、示范应用、市场联拓、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事项,共同推动成渝两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以两地产业协同为目标,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汽车供应链协同创新论坛”,深入分析川渝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之路径和举措。
论坛中,双城经济圈政府领导、龙头企业、零部件配套企业将深入交流,共商合作路径。同时,知名专家将围绕产业发展、产业链协同等进行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对中央国务院政策作高屋建瓴的务实解读;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陈光教授将对川渝合作的公共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将全面分析汽车市场的发展态势;
中国汽研电子通信与软件测评研究中心主任雷剑梅博士将从汽车导航定位方面分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论坛上,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东风小康、上汽红岩、理想汽车、华为、西南铝业、攀钢集团等企业的领导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汽车产业链合作策略。参会嘉宾还会到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等参观交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发布,彰显中国开放新格局,川渝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蓝图更加明确。相信,即将举办的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将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信心,为促进川渝两地供应链协同与创新、共建产业链生态圈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