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曹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客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副主任,国家认监委汽车一般安全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分委会委员,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硕士研究生导师。
访谈主持:贾艳,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项目主管,《西南汽车信息》责任编辑。
重庆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科技创新,围绕汽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推动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川渝两地正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协同发展汽车产业,联手打造世界级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 & 2021未来汽车技术展暨成渝汽车供应链博览会”的第一轮通知,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规划,研讨如何强链、补链,建创新链,补产业链,助推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川渝汽车产业生态圈。
为此,重庆汽车工程学会秘书处对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副总经理曹飞进行了专访。
贾 艳:2021年汽车产业紧追“新四化”浪潮大力投入新技术研发。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开发而言,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发展趋势如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曹 飞:大家知道,自动驾驶技术让汽车更加智能化,而物联网技术让汽车更加互联化,两者结合下,便实现了车与人、车、路及后台等多层面终端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并最终成为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即智能网联汽车,而智能汽车的落地与检测技术息息相关。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开发而言,涉及的测试方法主要有软件在环、硬件在环、车辆在环,再到最后的整车场地、道路测试等,涵盖了从零部件到系统再到整车的全链条验证。
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需要验证产品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稳定和鲁棒性。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主要面临的困难在于道路环境和交通构成相对复杂、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行为多样化,自动驾驶汽车正确识别环境并做出准确响应面临挑战。
在应对措施方面,今年5月,招商车研正式获批成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以下简称“智能网联汽车国家中心”),这是我国西部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检中心,配置了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测试系统、整车在环与场地在环仿真系统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设备近百台(套);与德国莱茵、美国通标、英国车辆认证局等多个国际知名机构实现检测结果互认;制定和修订国家、行业等各类标准13项。
现已初步建成仿真试验室、封闭试验场、半开放区、开放道路全要素集聚,单车智能、网联协同全领域覆盖,研发测试、法规认证、监督检验全链条协同的检测能力。招商车研在智能汽车检测技术的领域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
总之,我认为从政策、消费者及车企动向等整体趋势上看,自动驾驶检测技术在汽车行业产业链中的地位仍然不会动摇,而且检测机构的技术推进计划大体上也是与政策导向相匹配的,自动驾驶检测技术能否最终顺利落地并开辟出一片“蓝海”,我们拭目以待。
贾 艳:自动驾驶除了车本身的智能之外,还包括场景、环境等要素。目前来看,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路况、场景及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等方面的技术落地似乎并没有并驾齐驱,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曹 飞:自动驾驶当然离不开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前景绝不只是汽车本身,未来自动驾驶必定是集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以及智能路况于一体,为用户提供“成长式”智慧出行的体验。
招商车研依托“试验场+试验室”一体化检测平台,通过科技改革赋能汽车检验检测技术提升,加快实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领域布局的健康快速发展,持续推进封闭试验场、半开放区、开放道路的测试场景建设,以车路协同为导向形成了特色高效的发展新路径,以LTE-V/5G-V2X多模通信基站和路侧终端搭建,带动加快补齐道路基础设施短板,围绕环境融合感知开发与测试、车路通信系统开发与测试、车辆执行机构系统标定与性能匹配、整车自动驾驶控制策略的开发与测试验证、信息安全测试评价等领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今年初,招商车研成功中标“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建设事务中心高新区自动驾驶示范服务”项目。该项目以推动高新区5G与北斗高精定位、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行业发展为目标,打造“以智能汽车应用示范为基础、检测认证服务一体化”的特色产业链,通过部署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及自动驾驶巴士,开展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试点应用,实现高新区管委会与周边企业和站点的便捷和安全自动驾驶接驳。
其实,自2015年以来,招商车研在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领域不断布局,成立“智能汽车及主动安全测试研究中心(智能中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与自动驾驶测试研究,后续在智能中心下陆续扩充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集成开发、信息安全等7个方向,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和车路协同技术解决方案两条主线对外开展服务。
目前,招商车研在自动驾驶检验检测与技术研发领域,已建立多个国家或省部级平台,涵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重庆),交通运输部认定“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重庆)”,交通运输自动驾驶行业研发中心,重庆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单位,重庆市智能汽车与主动安全重点实验室,自动驾驶系统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与测试应用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等。
同时,招商车研在车路协同技术领域,已形成“云-网-端”完整产品体系,涵盖车路协同终端、智能路侧系统、车路协同数据中台等产品,并构建了智慧园区、智慧公交、智慧高速、智慧码头、智慧物流等行业解决方案。车路协同是解决自动驾驶“单车智能”问题的重要途径,将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的感知范围、降低单车感知成本。
而且,我相信,招商车研将结合独有的自动驾驶测试研发与开放道路及特色园区自动驾驶管理优势,不断推进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深度融合,针对城市通勤、园区低速自动驾驶、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港口码头物流等关键领域研制专有路侧系统与实施方案,为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提供一体化服务,为交通强国添砖加瓦。
贾 艳:今天的汽车行业已进入变革转型的关键期,“数字化”已成为应对行业变局的重要课题,车辆检测机构作为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将如何应对这种数字化转型?
曹 飞:目前,汽车检测行业已颇为成熟,已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诊断、采集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使得汽车检测朝制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此,我国汽车检测行业还需在技术、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提高,以缩小差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我国汽车检测行业要加强技术攻关,以管理促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网络化控制,才能拉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就招商车研而言,今年 8月,公司组织策划并召开了“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围绕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数据潮解决方案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就车联网安全、云计算(云仿真、云存储)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检测结果数字化分析与传输等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同时,为落实招商局集团“上云入湖”三年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招商车研成立了公司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及筹建工作组。工作组围绕公司五大技术发展方向,试验检测全流程要素,以及安全生产、质量管控、客户服务等管理工作需求,实施了办公及检测工作自动化、无纸化、智能化、远程化改造,并持续升级,实现高效、快捷、准确、全面的工作目标。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车企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车辆检测机构的数字化需要远大的战略,也需要企业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实现每一个核心业务场景的变革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考验的是管理层的智慧和勇气,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数字化意识,团队是否有能力高效地执行并持续创新。
数字化的过程一定充满变革的挑战,也会充满收获的惊喜。我们坚信数字化会成为车辆检测机构竞争力升级的重要引擎,更快速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才能在这个多变的时代赢得竞争,拥抱机遇。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能否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而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因此,实现全价值链、全供应链以及全要素生产才是根本的。
贾 艳: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川渝汽车产业链将于11月5-7日举办“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 & 2021未来汽车技术展暨成渝汽车供应链博览会”,研讨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建创新链、补产业链之路径。招商车研作为车辆检测机构,也是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此,您对川渝汽车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提升有什么建议?您认为招商车研在汽车产业强链、补链中将如何发挥作用?
曹 飞: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过程。目前,本地一些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的力度不够,核心领域仍需补齐短板,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控技术及域控制器等核心领域仍然相对缺失;在高档数控机床、在线检测、自动化物流等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应用上,许多配套商,特别是二级以下配套商还比较欠缺,质量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产品一致性保障能力不强。
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供应链整体水平上升,关键在于构建协同创新能力。
重庆应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鼓励企业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来渝设立研发基地。
同时,重庆拥有主机厂规模优势和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四川则有更大的消费市场、商业优势以及信息化、软件等优势产业,川渝两地间可以形成各有所长的互补格局。
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等新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川渝两地要注意把相关技术资源整合起来,多开展技术交流、质量管控、管理提升、人才交流等活动,形成新领域的深度合作。
此外,川渝两地有天然的地域及人文优势,应进一步提升本地配套率,并提升产业政策在两地的通用性。
另外,还可以考虑搭建互通有无的物流体系,把两地间零散的物流资源整合起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对于我们车辆检测及研究机构而言,我认为重庆应该积极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善车辆检测法律法规,鼓励第三方研发试验、检测检验机构做大做强,构建面向全行业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认证、检测公共服务体系。
贾 艳:川渝汽车产业链应该互为依托,优势互补。恰逢招商车研正式入驻重庆高新区,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请您谈谈对招商车研在聚力高新区,助推科学城,共建成渝双城经济圈方面的期待和展望。
曹 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发展是硬道理。
在聚力高新区,助推科学城方面,成渝双方应共同打造示范应用场景,营造领先产业生态;共同加快完善供应链条,增强两地协作配套;共同提升研发创新能力,联动加快技术突破;共同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水平;共同助推产品品牌向上,强化区域产业影响;共同促进产销服务配套,加快一体融合发展;共同壮大整体产业规模,扩大集群发展优势等。
就招商车研而言,已投入20多亿元高标准建设了高新区金凤测试研发基地,也在积极开展助推科学城、共建双城经济圈方面的工作。积极构建国家级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汽车行业建创新链、补产业链,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结合自身优势,将继续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重庆)科学城在智能交通、新基建等领域的建设工作,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
贾 艳:您是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以来一直非常支持学会的工作,您对今年“重庆汽车行业第34届年会 & 2021未来汽车技术展暨成渝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曹 飞:2021年重庆汽车行业年会以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建创新链、补产业链为主题,以创新的模式搭建务实合作的技术交流与展示平台,确实很让人期待。
同时,学会创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对两地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两地汽车产业规模庞大,且优势互补,能否建立协同发展机制,非常关键!
就招商车研而言,我们也正在依托“试验场+试验室”一体化检测平台,通过科技改革赋能汽车检测技术提升,加快实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领域布局的健康快速发展,持续推进封闭试验场、半开放区、开放道路区的测试道路建设。在此,我们也非常欢迎川渝两地企业到招商车研参观访问我们的自动驾驶仿真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车路协同试验室和智能汽车集成开发试验室等,了解招商车研在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路协同领域的研发测试能力及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