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3家企业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10月3日,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日本发那科机器人重庆基地项目日前在两江新区开工建设,预计 2019 年上半年竣工。至此,被誉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 4 家全球领先企业中,已有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 3 家企业落户两江新区。
据悉,日本发那科株式会社占据了全球约 70% 的数控系统市场份额。发那科机器人重庆基地项目计划投资 1 亿元,将建成发那科机器人重庆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机器人系统的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主城70多个公交站场将建充电桩
10月5日,从重庆公交巴驿站场公司获悉,随着主城老旧公交车逐步更新为纯电动公交车,该公司将陆续在主城二环以内的70多个公交站场内修建充电桩及综合配套设施。
这批公交站场内建设的充电桩均为60千瓦或12千瓦以上的直流充电桩,最快充电速度为每分钟2度电,充电桩接口可兼容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车辆。
目前主城 12 个公交站场共 230 个直流快充充电桩已投用,主要分布在重庆北站南广场、南坪西路站场、空港站场、茶园换乘枢纽等。
今年11月内,牛角沱公交站场、位于双碑的217公交站场、龙洲湾换乘枢纽等公交站场内共 70 余个充电桩也将陆续投入使用,并同步投用休息区、新能源车辆体验中心等综合配套设施。
德纳重庆新能源基地四季度投产 配套长安福特
近日,从德纳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占地 7,500 平方米的德纳新工厂——德纳(重庆)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自去年破土动工以来,已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投产,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每年约20万件的全部产能。
该工厂将用于生产集成了Spicer® SmartConnect™分离式全轮驱动(AWD)系统的后轮驱动装置。这些驱动装置将用于长安福特生产的全轮驱动车辆并在中国销售。
重庆投入资金1亿元打造智能化技术创新高地
10月8日,从重庆市科委获悉,《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技系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近日出炉,明确了八大重点任务,提升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争取到202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创新高地和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
重庆市科技系统将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感知、人机交互等产业领域,通过八大重点任务的实施,不断增强全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供给能力,加快应用示范与产业培育,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初步构建开放协同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创新体系。
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将制定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关键技术应用示范;还将设立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开展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实施大数据智能化重点研发项目每年不低于100项,市级科技发展资金年投入项目经费不低于1亿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研发、转化、孵化平台体系,每个新型高端研发平台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市级科技发展资金每年投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平台建设不低于5000万元。
国内6所知名高校牵手重庆,一批重点项目将在渝落地!
10月8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重庆将与6所知名高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合作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发基地或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吸引更多创新资源落户重庆。
1、华中科技大学:将与重庆共建建筑产业现代化研究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该校科技成果在重庆转化孵化;鼓励和支持其院士专家到渝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渝共建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联合培训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基地。
2、北京理工大学:将聚焦装备制造等领域,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吸引高层次人才入渝,并在两江新区共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推动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和国际交流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联合办学。
3、华东师范大学:将在两江新区建立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主要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信息通讯、新材料等领域建设高端研发平台。此次签约后,将先行启动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重庆)量子精密计量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其他建设项目则根据重庆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配置逐步推进。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将引入其基础教育资源,在重庆设立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分校,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重庆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在渝建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研究院,以及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等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积极对接,共同承担重大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合作共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促成该校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在重庆转化孵化;发挥该校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推动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5、武汉理工大学:将重点围绕智能新材料、光纤智能感知、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现代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共建武汉理工大学重庆智能产业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产业园,并逐步孵化一批新材料、光纤智能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公司。
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与国机集团重庆地质装备产业园及中国地质装备集团在渝企业共建工业4.0孵化器、智能地质装备研发中心与实验室(工程中心),共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围绕重庆自然资源监管、地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等,共建重庆市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