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汽车技术展述评

发布时间:2018-07-13 11:18    作者:管理员

 凝聚技术力量     共创产业机遇


当前,汽车工业正在步入一个大创新、大变革的新时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2018328日,第八届中国汽车技术展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展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共同主办,重庆市中环盛世商务会展有限公司承办,重庆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协办。展会总展示面积超过40000平方米,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600余家(包含组团)行业知名企业云集山城。三天的展期,超过100家汽车主机厂,3000家零部件企业,500个特邀参观团,共计35000名专业观众入场参观、洽谈。第八届中国汽车技术展及系列论坛推动了汽车及配套行业的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合作发展,打造了汽车及配套制造业与使用需求方的创新合作顶级平台。此次技术展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聚焦汽车智能、电动、网联未来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汽车行业中,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电池技术、大数据、新材料、人工智能、传感器、无线通信、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引入、渗透和拓展,正在改变着传统汽车的技术架构、产品形态和产业生态,带动着整个汽车产业形态、制造模式、组织方式及价值链的深刻变革,使得全球汽车工业向着网联化、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的方向快速演进。汽车作为凝聚着人类各种高新科技的特殊产品,在经历了130多年的洗礼后,面临着又一次的嬗变。“十二五”末期,我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对汽车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对推动智能化交通工具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出了要求,并编制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细化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路径,明确了发展重点、应用示范工程、战略支撑与保障措施,开启并有力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


目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落实和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我国汽车产业产品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两化融合水平、智能与绿色制造以及创新网络建设、发展服务型制造等取得积极进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53.3%;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政策法规推动及技术创新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次技术展紧密把握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期开展了汽车新能源及智能化技术发展论坛、汽车创新与测控技术论坛以及新业态下商用车技术探索与合作平台创建等系列学术活动,对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提档升级凝聚技术力量。尤其在"新业态下商用车技术探索与合作平台创建"论坛中,来自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港、华为、宁德时代、克诺尔、plus.ai等汽车业内和相关行业专家,在商用车人工智能、三电技术、自动驾驶、自动控制、V2X通信等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利用智能化、网联化以及电动化技术,拓展商用汽车及配套动力制造业在国家“十三五”期间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和交通物流运输领域的延伸服务,达成了共识。同时,由上汽红岩等单位发起的国内首个新业态下商用车技术合作平台也即将建立。

“智能制造”助力汽车产业提档升级   

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国许多汽车企业也都已经认识到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和好处,开始大力推行汽车智能制造,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空间巨大。工业机器人是汽车行业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工业4.0、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装备之一,更是汽车通向工业4.0道路上的重要推动力量。业内人士表示,工业机器人在我国汽车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汽车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从而提升我国汽车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战略性的发展契机。在本次技术展中,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汽车智能工厂与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ABB、那智不二越、安川首钢、川崎四大全球机器人巨头首次同时在重庆地区亮相同一展会现场,引起巨大轰动。现场的机器人演示,直观的介绍了机器人在焊接、冲压、装配等各大工艺领域的应用。此外,德梅柯、先驱自动化、儒拉玛特、索斯沃斯、华港科技等世界级的装备供应商亦同场亮相。汽车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配套集成能力的不断提高,云计算、云服务、数据通讯等配套体系的建立健全,势必能够从全局上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制造水平,实现汽车制造强国的梦想。

 汽车电子与高端零部件交互融合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在产业规模、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品牌零部件的发展依然严重落后于整车,需要面对缺失关键核心技术,外资品牌占据核心零部件产品市场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研发实力的增强,我国品牌零部件企业逐步掌握了传统关键零部件产品的核心技术,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在逐步完善,并且呈现了多元发展的态势,企业各种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构建出了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产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集群在逐步形成。在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方面,加快全球化格局,合作共赢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一些零部件通过采取股权合资,加速拓展,并且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购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零部件企业。此次展会印证了上述特征,行业知名的零部件企业,如伟巴斯特、延锋安道拓、贺尔碧格、凌云股份、法士特、綦齿、蓝黛动力、信义、福耀等钧积极亮相,巩固重庆市场,进一步拓展新客户。展示产品包含内外饰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电子系统、车身系统、底盘系统、空调系统等各大零部件领域。

另外,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主要围绕汽车安全性能、舒适便捷、智能网联这三条主线进行,而汽车电子则成为了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硬件基础,实现了汽车、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三者的整合。目前汽车电子已经成为公认的汽车技术发展进程的又一次革命,汽车行业70%以上的创新都主要来自于汽车电子的创新。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指出,20122016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规模以1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744亿元。相比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电子成本占比更高,已经达到了47%,未来随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量的增加,汽车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本次展会及同期举行的汽车安规与汽车安全解决方案论坛中,来自东电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光宝集团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mphenol AIIO以及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就汽车电子核心零部件在汽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活动出现近年难得一见的盛况 

展会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为主题,覆盖汽车前装制造全产业链,包含材料、装备、零部件、新能源、智能网联五大板块,同期举办了10余场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尤其由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汽车新能源及智能化技术发展” 论坛出现近年来少见的热度,来自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安汽车新能源动力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针对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测试、智能新能源客车、汽车行业数字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动巴士等热点问题作了主题演讲交流。论坛会场座无虚席,超过预定300名参会代表的安排计划,过道上也无法走动。不能进场的代表去展场观展后返回会场,仍然找不到空位。表明论坛选题受到热捧,是近年来少见的学术交流盛况。

2018年是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亟待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升级。五大发展新理念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成为新契机。适应新的发展理念,汽车产业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业态,这些都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焦点。本届技术展和系列论坛吸引了来自重庆地区以及全国的3500余家主机和零配件厂参与了本次会展的合作洽谈,来自西安、合肥等国内各大知名的汽车产业基地(零部件配套基地)也推介了当地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和投资政策。技术展致力于引领行业积极应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和方式的新变化,培育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打造创新业务生态圈、加强国内外资源整合力度、践行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协同战略等角度,应对新业态和新模式下的市场重构以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凝聚技术力量,共创产业机遇!